-
北京信号灯联网将达7000处 智慧交通再升级
《2025年北京市交通综合治理行动计划》近日发布,详细列出了32项主要工作任务。在提升交通智慧化服务能力方面,北京市计划将信号灯联网总数增至7000处,绿波道路达到350条,并在600平方公里的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内实现信号灯配时动态优化。北京信号灯联网将达7000处该计划提出建设“双智”数据底座,初步实现数据汇聚和治...
-
2025年,智能交通市场爆发点会在哪儿?
一眨眼2024年就结束了,我们会不自觉地审视过去这一年的好好坏坏,然后情不自禁地展望2025年。越是身处剧变之中,冷静的思考就越可贵。近期,赛文交通网邀请了10位智能交通行业资深从业者,采访了他们关于2024总结和2025的展望,分享给行业的从业者们。@汪林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智能交通研究中心主任2024年是交通基础设...
-
多维治理优出行,精准施策有实效
2024年,振业优控技术团队全力协助福清市公安局交警大队,积极响应城市交通秩序升级需求,以打造文明和谐出行环境为目标,聚焦全市道路及路口的多元化交通场景与动态需求,落实“精准施策、一点一策”的工作理念,进一步推进信号控制与交通组织优化升级工作。通过深化信号配时精细化调控、绿波协调控制、施工区域交通疏导、...
-
如何用DeepSeek建设高速交警执法知识库?
随着高速公路路网密布的加速与交通场景的复杂化,基层交警在执法中面临多重挑战:法规适用模糊、跨区域协作标准不一、突发事件处置经验不足等。传统执法模式已难以满足高效、精准、规范的需求。为此,笔者提出建设智能化执法知识库,旨在通过整合法律资源、案例经验和应急流程,推动执法效能的全面升级,为全国高速交警数字...
-
发力!AI如何赋能四川交通运输领域?
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推动人工智能发展以及四川省委、省政府大力实施人工智能1号创新工程的决策部署,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,近日,交通运输厅、科学技术厅联合印发了《推动人工智能在四川交通运输领域全场景应用行动方案(2025—2027)》,明确了工作目标和20项任务,以人工智能应用为基本着力点,以应用场景为牵...
-
数据说话 | 2024年,智能交通行业谁在欢喜谁在忧
2024年,城市智能交通市场投资规模显著缩减,我国城市智能交通9个细分行业市场总规模同比大幅下降,为城市智能交通市场投资近十年来首次出现下滑。项目立项审批愈发严格,财政部门从项目造价、建设效果等方面严格管控;交管用户的需求持续往刚需收缩,新建路口仅安装刚需设备,如信号灯、信号机,以往作为刚需的电子警察等违...
-
31省份2025政府报告明确高速建设新方向
最近,全国31省份人民代表大会陆续落下帷幕,政府工作报告纷纷出炉。这些报告不仅是各省发展的“计划书”,更是我们了解未来趋势的“窗口”。在交通领域,公路建设作为关键一环,承载着经济发展、民生改善的重任。今天,就让我们一同观察31省份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2025年公路行业的重点工作与发展走向。北京加快构建现代化首...
-
路口优化艺术——减相位与降周期的实践
路口优化的总体目标是降低路口延误,提升通行效率。其中,减少无用相位,降低总体周期,是比较常见的两种优化方式,旨在提高路口的通行效率和缓解交通拥堵。然而,并非所有路口都适合减相位、降周期,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研判。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两种方法的具体应用与实践经验。减相位策略减相位是指通过减少交通信号灯无效...
-
绿波是协调,而协调不一定是绿波
在交通管理和优化领域,绿波和协调是两个经常被提及的概念。然而,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,这两个概念可能存在一定的混淆。本文将从绿波与协调的定义、控制策略以及适用条件,来分析两者的区别。一、定义根据《GA/T 527.4-2018 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方式 第4部分:干线协调信号控制方式实施要求》中的4.3 按照控制策略划分,可分为...
-
智慧信号灯是怎么回事、如何设置:台北大规模实践经验
台北市智慧信号灯设置之研究 摘要 台北市自 2019 年起在重点区域道路走廊与部分路口引入智慧信号灯,并结合 AI 识别技术对行人和车辆进行物体检测,成效显著。行车时间可缩短约 7 - 15%,路口延误减少 10 - 20%,并且每年的节能减碳成效带来的经济效益约达 6000 万元新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