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行路权的规范需以交通控制为支撑。道路主体工程完工后,若无交通控制设备(标志、标线、信号灯三大主体)搭配,车辆无法规范行驶,通行路权也难以明确,仅极低位阶道路或狭路因功能简单、流量小可例外。但单一设备无法承担全路网路权分配的功能,路网规模大且功能位阶不同,部分场景(如无信号控制、无标志标线的交叉路口)需结合道路交通法规,形成“设备+法规”的完整系统,才能完整实现全路网通行路权合理分配。
交通控制通过静态与动态方式实现路权分配。静态依托标线系统,明确车道行驶权限以划分空间路权;动态由信号控制系统主导,如黄灯时段可警示驾驶人通行路权即将改变,确保时间路权有序转移。
通行路权是驾驶任务的前置条件,驾驶人需先拥有路权(含时间与空间路权),才能开展驾驶任务。驾驶任务的控制(Control)、指引 (Guidance,及时反应)、运行(Navigation,指引)三大内涵,均需在路权框架内执行:控制(Control)环节驾驶人操控车辆需以有路权为前提且自负其责;指引(Guidance,及时反应)环节需依路权优先级处理与周边的关系;运行(Navigation,指引)环节则通过接收道路信息确认路权范围。
通行路权清晰是驾驶任务安全开展的保障。若存在路权不明的疑惑(Dilemma)现象,会导致驾驶行为混乱,无法依规行驶。只有路权清晰,驾驶人才能明确行驶范围,实现“安全驾驶+防御型驾驶”的完全驾驶,最终安全到达目的地,保障道路系统有序高效运转。